稳住市场主体保就业保民生 助企纾困帮扶政策落地
2022-05-11 14:40:43来源:国际商报
市场主体是经济运行最基本的单位,因此,保市场主体就是在保就业、保民生。日前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稳住市场主体,对受疫情严重冲击的行业、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实施一揽子纾困帮扶政策。
近期,国务院连续出台助企纾困帮扶政策。如何贯彻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落实好国务院部署,扎实做好助企纾困工作?
完善纾困政策狠抓措施落地
“受疫情冲击影响,一些市场主体生产经营状况不容乐观。”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一部分企业停产歇业,现金流紧张,信心受挫,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经营困难加剧。稳就业、稳增长亟须保住量大面广的市场主体,对特困行业和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实施一揽子的纾困帮扶政策势在必行。
“稳住市场主体就是要稳住企业。”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亦表示,当前企业面临较大的经营风险:如果企业开工,会面临偶发疫情导致再次停产停工的风险,企业一手抓开工、一手抓疫情防控会推升运作成本;如果企业不开工,则会因业务停滞而出现经营风险,时间较长会影响到企业的生存。
盘和林直言,企业如果长期处于上述两难境地,经营的可持续性会受到威胁,或将出现债务违约,甚至面临破产清算,进而对整个产业链上下游造成影响。“比如汽车产业,数万个零件里只要一两个零件出现短缺,就会对整条产业链造成影响。”
盘和林认为,此时出台纾困政策,帮助关键市场主体渡难关非常及时且有必要,一方面能够帮助疫情散发区域的一些关键企业复产复工,保持物流畅通;另一方面能够通过金融等政策扶持的方式帮助受疫情严重冲击的行业、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
刘向东表示,经过两年多的疫情冲击,一些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已举步维艰,面对疫情冲击和上游原料价格上涨双重压力,减税降费已不足以帮助其维持正常营收,当务之急是创造更多商业场景,使其能有正常的、持久的营收来源。
“因此,助企纾困既要有财税等政策的支持,也要有扩大消费、创造就业、恢复市场等创收政策举措,从而引导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依靠劳动获取稳定报酬,持续经营下去。”刘向东说,根据此次会议的要求,要强化中小企业减负纾困政策的落实,加快落实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18条政策、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43条政策,有针对性地加大对实体经济和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
既要多方合力又要久久为功
在刘向东看来,未来对特困行业、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实施一揽子的纾困帮扶政策,既要减税降费支持,也要动员全社会开展减租减息等活动,引导各行各业抱团取暖,共克时艰。
此外,刘向东说道,要进一步延长扩围创新减税降费让利的政策举措,坚持减税与退税并举,对小规模纳税人阶段性地免征增值税,对增值税留抵税额实行大规模的退税。扩大普惠金融的覆盖面,继续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推动金融系统通过降低利率、减少收费等多种措施对实体经济让利。持续开展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专项行动,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利用消费券等手段拓展生活消费场景。继续鼓励引导金融机构、互联网企业及大中型企业帮扶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支持后者参股联合经营、以购代赈创造需求,为后者提供解决方案助其开拓市场等,让人民群众的生活有温度。
盘和林建议相关部门纾困企业从五方面进一步发力:一是降低企业税费成本,包括税费和社保金的缴纳,都需要考虑资金来源,降低企业负担。二是加大融资方面的支持力度,切实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三是通过发放消费补贴的方式,定向对一些企业进行补贴。四是注重供应链通畅,尤其是物流通畅。五是在疫情防控上政府和企业携手,多措并举实现无风险复产复工,保持企业正常运行。(记者 魏桥)
标签: 市场主体 纾困帮扶政策 市场主体生产经营状况 稳住市场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