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信托业积极探索养老产品
2022-03-01 14:00:56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近日,国务院印发《“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有序发展老年人普惠金融服务,鼓励金融机构开发包括信托在内的多种养老金融产品。
专家表示,养老信托作为联结养老产业与信托制度的突出表现形式,对信托公司回归本源、业务转型具有重大意义。
信托业积极探索养老产品
近年来,多家信托公司纷纷开始尝试发展养老信托。
2021年7月,中航信托推出航殊恒爱特殊需要信托,主要针对失智老人等特殊群体,整合了包括慈善组织、医护家等相关服务机构,通过成立专门的管理委员会,由受托人、公益组织代表、保险经纪顾问等进行服务机构的筛选及后续资产配置、资产支付等各项工作,围绕着特殊人群进行服务生态的共建。
2020年,中航信托还与保险公司合作发布鲲瓴养老信托,该信托计划可提供一站式账户管理,帮助委托人实现投资、养老及传承三大目标。此外,受托人站在委托人的角度,协助从全市场严选终身寿险保单,实现高品质的无忧养老,并通过资金、保单等受托资产实现了四个锁定,即养老机构入住权的锁定、养老支出的锁定、养老代付权的锁定、传承权益锁定等一体化解决方案。
2021年末,国投泰康信托有限公司正式推出其首款养老信托产品——“赫奕·祈年一号养老信托”。据悉,该款养老信托产品除注重养老资金的保值增值,也聚焦养老资金保值增值后“去哪儿养老”等关键问题,打通“金融+养老”服务的“最后一公里”。相对于普遍的市郊养老,该产品“嫁接”的国投健康长者公寓位于北京市的核心区域,在交通以及医疗资源方面都有独特的优势。
除了开发信托养老产品外,《规划》还指出要围绕关爱老年人开展慈善募捐、慈善信托等慈善活动,依法加强扶持和监管。
某信托公司研究人士对《中国银行保险报》表示,慈善信托在养老方面有很大的发挥空间。养老作为一项社会事业,既有公共属性和产业属性,又有一定的公益慈善属性,与养老相关的公益慈善活动都可以与慈善信托相结合,通过慈善信托去支持养老领域的公益慈善活动。比如,属于公益慈善领域的养老基础设施、基本服务、公共研究、福利增进等,慈善信托在这些方面尚处于探索阶段。该人士表示,《规划》对于养老慈善信托是一个积极的导向,相信更多的慈善资金、受托人会通过慈善信托的方式进入养老领域。
助力应对人口老龄化
中融信托研发部此前研究指出,信托在开展养老金融服务方面有两大的优势,一是可以发挥信托制度的破产隔离功能;二是相比于银行理财、保险等金融产品,委托人通过设立信托,可以在生前与受托人约定财富的传承方式,提前安排受益人的具体受益方式,充分满足老年人对财富保值与传承的诉求。
有分析指出,参考国外发达经济体的历史经验,养老信托不仅拥有巨大的商业前景,覆盖的产品类型丰富多样,同时也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是社会福利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这也是我国信托公司未来业务转型的重要方向之一。
近年来,信托业在养老信托方面已有一定的探索,养老投资信托、养老消费信托等业务模式不断满足信托受益人的养老金融需求,涉及扶老、养老目的的养老公益信托持续落地,助力养老慈善事业发展。有观点指出,随着我国居民财富的不断积累,金融资产配置需求进一步上升,养老信托的发展空间将进一步加大,为服务我国养老金第三支柱建设创造更好的时机和条件,同时也将孕育更多的市场机遇。
中航信托相关负责人对《中国银行保险报》表示,养老信托作为联结养老产业与信托制度的突出表现形式,对信托公司回归本源、业务转型具有重大意义。与此同时,养老信托模式的创新也是信托行业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助力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体现。
可持续发展尚有挑战
虽然养老信托正在成为众多信托公司努力开拓的方向之一,但其发展路上仍面临着一些挑战。
有研究报告曾指出,养老信托发展遇阻的关键是尚未找到清晰的盈利模式和可持续发展模式。在资金的来源方面,养老金业务面临市场竞争者众多但盈利能力较弱的难题;在资金的去向方面,养老产业本身的投资回报率不高,养老目的的投资管理重在流动性管理和安全性运用,实现超出市场水平的收益并不容易,各类养老信托业务都面临发展困境。
某信托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受限于业务资格缺失导致难以有效开展、专业能力不足导致难以规模化开展、养老产业自身特点导致开展动力不足、缺乏相关政策支持导致发展存在一定障碍等原因,养老信托发展之路仍然任重道远。此外,在综合服务能力、风控合规能力、营销拓客能力、资产管理能力、金融科技能力等方面,信托公司也尚需苦练内功。
“尽管现在国内制度上仍存在亟待完善的地方,但是作为金融机构,信托公司要摒弃‘坐等靠要’的心态,立足行业发展现状,蹄疾步稳地积极加强养老信托业务创新研究和实践,在行动过程中推动政策的优化。”前述信托公司人士表示。(记者 樊融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