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 > 正文

预付卡经营者“跑路”频发 预付卡消费岂能成“套路”消费

2021-10-20 08:57:45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作为一种新型消费模式,商业预付卡消费近年来发展迅速,在便利支付、扩大消费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出现了预付卡经营者“跑路”频发的状况。记者调查发现,一些消费者办卡时往往遭遇商家“套路”,事后又面临维权困境,其背后反映出预付卡备案监管制度不健全、消费维权成本高、征信体系不完善等多重短板

商业预付卡包括储值会员卡、礼品卡、购物卡(券)等,的确给消费者带来便利,但其相伴的问题同样不容小觑。据报道,预付卡消费纠纷主要集中在服务业,涵盖餐饮、健身、美容美发、洗浴、购物等领域。北京、上海、广东等地也多次曝出预付卡经营者“跑路”事件,这无疑会让消费者的权益受损。

同时,不容忽视的是,预付卡消费维权遭遇“双套路”。预付卡机构“圈钱”是第一个套路;消费者维权时则进入第二个“套路”。借助媒体报道来看,由于部分消费者未与涉事机构签订正规合同,有些收据上标明“本卡不予退还现金”等字样,导致消费者到法院起诉时遭遇“立案难”,或因费时费力等原因放弃起诉。

实际上,对于上述现象,媒体早有报道,而且有些消费者也是饱受其苦。加之有的消费者不熟悉维权途径,只好吃“哑巴亏”。这些情况也在倒逼着市场的规范。针对于此,强化市场监管是首要的。诚如相关专家建议,应联合商务、市场监管、公安、金融机构等多部门,打造协同监管、全链条监管格局。

一些地方的监管举措就值得借鉴。比如,北京朝阳区市场监管部门推出“预存宝”资金监管平台,强化预付费消费领域事前监管,给预付费消费增加了一道安全保障,是预付费消费市场监管方式的创新,无疑值得借鉴。还如,宁波上线“放心充”消费服务平台防治预付卡乱象,同样值得称道。

消除法律“盲点”也亟待重视起来。据悉,上海等个别地区先行先试,出台了预付卡相关管理规定,建立了“风险预警”和“信用治理”制度,制定“单用途卡严重失信主体名单”,取得一定成效。北京市制定《北京市单用途预付卡管理条例》为预付卡管理立法,破解治理“堵点”,同样具有借鉴意义。

此外,需要完善维权机制。一方面需要相关部门积极作为,做好相关消费警示,增强消费者的防范意识及能力;另一方面也需要创新维权机制,比如,有专家就建议,进一步探索预付卡消费领域检察公益诉讼,检察机关与市场监督部门建立工作联系,或者由消费者协会设立专项赔偿基金等等。这些也有助于让消费者放心消费。(作者 杨玉龙)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

    • 青年创投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信息举报和纠错邮箱:51 46 76 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