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 > 正文

外贸稳定增长态势巩固 未来压力较大稳外贸不能松劲

2021-08-09 14:42:22来源:国际商报

8月7日,海关总署发布的外贸数据显示,7月份,中国外贸进出口同比增速比6月份大幅放缓10.5个百分点,连续保持了14个月正增长。与2019年同期相比,今年前7个月进出口增速仍达到22.3%。作为今年稳外贸后半场的第一个月,7月份外贸增速为何会放缓?

低基数效应渐弱+全球需求放缓

海关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中国进出口总值21.34万亿元,同比增长24.5%,比2019年同期增长22.3%。其中,中国出口11.66万亿元,同比增长24.5%,比2019年同期增长23%;进口9.68万亿元,同比增长24.4%,比2019年同期增长21.4%;贸易顺差1.98万亿元,同比增长24.8%。

“从当前形势看,中国外贸进出口增速有所放缓,既有低基数效应渐弱的原因,也受全球需求放缓的影响。”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前7个月中国外贸保持较高速增长,主要在于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中国率先实现复工复产,有效支撑全球需求恢复,并成为稳定全球抗疫物资供应的重要力量。7月份中国外贸仍保持两位数增长,环比略有下降,主要是低基数效应渐弱,但不会改变中国出口在全球需求恢复中的竞争力;同时随着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中国进口增速也或有所回升,将带动外贸增速维持在较高水平。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副院长赵萍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分析,外贸进出口连续14个月实现正增长主要得益于三个因素:一是国内外经济持续恢复。一方面中国经济稳中加固、内需旺盛,进口动能不断增强,另一方面,外需持续修复,增强了外部需求,促进中国对东盟、欧盟和美国等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均呈增长态势;二是中国积极开拓新市场,优化全球市场布局,在一定程度上对冲了外贸增长的不确定性,夯实了外贸增长的基础;三是去年7月外贸出口基数不是很高以及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一定程度上对今年外贸增速起到拉动作用。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中国对东盟、欧盟、美国同比分别增长24.6%、23.4%、28.9%,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分别为14.6%、13.9%、12.3%。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计进出口同比增长25.5%。在进口方面,大宗商品进口普遍呈量减价扬态势,如铁矿砂和原油进口量分别减少1.5%和5.6%,但单价却同比上涨69.5%和26.8%。集成电路、汽车等产品量价齐增,进口量分别增长27.4%、43.2%,进口额分别增长17.1%和51.2%。

未来压力较大稳外贸不能松劲

“当前,外贸发展面临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依然较多,预计今年下半年进出口额同比增速或将有所回落。”赵萍分析认为,虽然7月份外贸进出口增速总体仍然处于高位,但从PMI等指标来看,出口新订单指数连续四个月小幅下降,连续三个月处于荣枯线以下,进口新订单指数连续两个月下降,持续处于收缩区间,意味着未来外贸进出口稳增长的压力仍然较大。

赵萍进一步表示,德尔塔病毒在全球加速传播,主要经济体疫情出现反复,扰动国际市场需求的恢复,对中国外贸出口产生不利影响。同时,国内疫情多点暴发,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创历史新高,进口集装箱运价快速上升,导致外贸进出口物流成本持续承压。中国宏观经济增长基础尚不稳固导致进口需求增长有所放缓,加上去年下半年较高基数的影响,都将成为影响下半年外贸发展的不利因素。

刘向东则认为,虽然中国外贸增速会有所下降,但在全球供应仍受到疫情抑制的情况下,中国的外贸竞争力依然突出。因此,预计外贸增速仍将保持较高增长,全年走势呈平稳的先高后低态势,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依然显著增强。

对于下一步稳外贸工作,赵萍建议,一是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加强物流和港口收费项目的监督检查,有效对冲国际海运价格上升压力;二是加大对外贸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有效落实促进外贸外资稳定增长的货币政策措施,缓解外贸企业的资金流动性压力;三是鼓励外贸企业积极开拓新市场,创新外贸发展模式,增强应对国际市场不确定性风险的能力。

刘向东建议,政府层面,加快推动稳外贸等相关政策落地,同时积极为外贸企业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特别是帮助外贸企业采取降低物流成本、疏通外贸渠道、支持数字化转型等举措。企业层面,积极培育全球资源配置的能力,通过数字化转型等方式,利用跨境电商、海外仓等方式捕捉和锁定订单,并加强对生产供应链的柔性改造,使其更好地适应外需的变化,以进一步提升应对外部需求波动的能力。(记者 吴力)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

    • 青年创投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信息举报和纠错邮箱:51 46 76 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