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引导民企争当绿色低碳发展领跑者 市场化手段助企融入碳市场
2021-06-09 08:57:11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自从我国确立“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后,碳达峰碳中和这场硬仗在广东已经打响,在这场战役中,作为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主体之一,广东民营企业该做什么?
近日,广东省工商联发布的《关于民营企业争当绿色低碳发展领跑者的倡议书》(下称《倡议书》)给出了答案。
倡议争当绿色低碳发展领跑者
《倡议书》指出,广东全省民营企业家要自觉遵守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范环保设施运营,带头使用优质清洁能源,节约、循环利用资源,采用环保低碳新技术,持续减少污染物和二氧化碳排放,争当绿色低碳发展领跑者。
同时,民营企业要着眼全行业、全产业,开展绿色企业创建,推动绿色环境标志认证,实施绿色供应链全过程管理,积极参与碳排放权交易,带动提升行业环保水平,形成绿色低碳产业链。
此外,《倡议书》认为,民营企业配合环保部门积极参与环境文化建设,鼓励员工参加环保公益活动、支持和践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环境教育体验场所向社会公众开放,树立生态文明建设正确导向,营造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
高碳企业应尽早开始行动
不少专家认为,任何企业都要摸清自己的“家底”,在成本允许的情况下以最大化的范围内减少耗能。高碳企业应尽早开始行动,充分开发利用绿色技术,优化升级业务、增强企业竞争力。
“企业要提前做好准备和应对,了解清楚自己设备排放的量与能耗。”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所博士李帅旗建议企业家们,可以借助数字化管理,从技术创新上摸索,摸索实现以化石能源为主的系统转变为以非化石能源为主的系统,遏制污染气体排放,降低单位GDP能耗,在价值链上实现绿色化和数字化。
在广东省低碳产业技术协会秘书长、中山大学地球环境与地球资源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陈锦焕看来,针对高污染、高排放企业,需要参照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结合当地产业结构、经济结构及文化特色,建立生态优化管理模式,在新形势下为“三高”企业给出符合实际发展的管理策略。
市场化手段助企融入碳市场
如何控制高排放行业成为低碳发展的难题。对此,广东率先探索碳排放交易,用市场化手段建立长效减排机制。2013年广东省启动碳排放权交易后,钢铁、石化、电力、水泥、航空、造纸六大行业纳入碳市场范围,覆盖全省约70%的能源碳排放量。
广东省还在全国首度试点配额免费和有偿发放相结合制度。广东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六大行业企业免费配置一定排放比例,另一部分需要有偿购买,由此提高企业的主动减碳意识。
这一制度激活了广东碳排放交易市场和企业减排动力。碳市场运行以来,超80%的控排企业实施节能减碳技术改造,电力、水泥、钢铁、造纸、民航行业单位产品碳排放量分别下降11.8%、7.1%、12.7%、15.9%、5.4%。广东碳排放交易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20年12月,广东省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1.69亿吨,占全国碳交易试点的38%,累计成交金额34.89亿元,占全国碳交易试点的34%,均位居全国第一。
据了解,广东在其“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制定实施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推动碳排放率先达峰。不久前,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有关负责人透露,接下来广东碳市场将会考虑纳入陶瓷、纺织、数据中心以及建筑和交通等行业。(记者 黄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