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 > 正文

跨国投资“遇冷”下 中国缘何引资逆势增长?

2021-05-28 14:40:40来源:中国贸易报

近日,标普全球评级在《中国境内债券市场:治理水平高低关乎外资参与深浅》报告中表示,在中国金融市场扩大对外开放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外资机构都将谋求在其中的债券市场占据一席之地。治理问题和透明度问题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外资参与的广度。除了金融领域,今年以来,各路外资加码中国谋发展的消息纷至沓来。首通天瑞、首宏瑞致、首信瑞致3家外资机构成功落户北京自贸区;法国巴黎银行、美国盈透证券等筹备在上海陆家嘴设立外资券商;日本欧力士平台总部项目落户山东自贸区青岛片区……

以外商投资热土之一的上海为例。今年1-4月,上海新设外资企业数、合同外资和实际使用外资实现三增长,其中实际使用外资77.73亿美元,同比增长20.3%,与2019年同期相比增长了25.2%;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20家、外资研发中心7家,累计分别达到791家和488家。

人们不禁会有这样的疑问,跨国投资“遇冷”下,为何中国引资能实现逆势新高?商务部外资司司长宗长青日前表示,我国率先控制住疫情,率先复工复产,率先实现经济增长由负转正,为稳外资提供了坚实基础和保障。2020年,全国非金融领域实际使用外资9999.8亿元人民币,全年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8570家,平均每天新设立100多家。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导致跨国投资大幅下滑背景下,中国吸引外资实现逆势新高。

今年以来,我国在吸引外资方面同样大幅超预期。据统计,2021年1-4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4533家,同比增长50.2%,较2019年同期增长11.5%;实际使用外资金额3970.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8.6%,较2019年同期增长30.1%。

我国引资逆势增长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则是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随着疫情防控取得积极成效,市场需求也在不断释放。不久前,跨国企业,澳大利亚联实集团在华首个养老社区落户上海青浦,成为该集团在中国布局养老产业的第一步。“考虑到这是一个具有巨大潜力的市场,联实希望能够到中国市场来试一试。今后的5—10年,随着养老观念的改变,这个市场会越来越大。”联实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

可圈可点的成绩也折射出外商在华发展的信心。中国德国商会在今年2月发布的年度商业信心调查报告显示,对于2021年的形势,大部分在华德企持乐观态度。77%的企业认为其所属行业在华发展将好于其他市场,72%的企业预计在华分公司销售额将增加,56%的企业预计利润将增加,96%的企业表示没有离开中国的计划,72%的企业计划进一步投资。

近期,在中国市场深耕多年的美国江森自控正筹备设立济南新公司,美国这家新公司将被赋予山东区域总部职能。江森自控亚太区政府事务及企业传播副总裁车飞在接受国内媒体采访时说,新公司的设立将于近期完成。而江森自控与济南市提议设立的“数字化低碳城市协同创新中心”已经启动,争取尽早设立产学研平台,作为孵化器创新开发绿色低碳数字产品,实现建筑社区节能可量化、可控制、可管理。

“中国率先对新冠肺炎疫情实现了有效防控,最大程度地保障了经济发展的平稳运行,尤其是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的进一步缩减,意味着外资流动的范围更大,投资的自由度更高。这些都为外商在华投资增强了信心和决心。” 佰路得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史蒂文在接受《中国贸易报》记者采访时说。

记者了解到,中国首份外商投资负面清单自2013年公布以来,7年经历6次“瘦身”,2020年全国版负面清单较上年压减比例为17.5%。商务部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贸促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张建平表示,外商投资法实施一年多来,我国外资准入更加自由、投资活动更加便利。此外,自贸试验区复制推广大量制度创新成果,成为外商投资“热土”。

“全国21个自贸试验区平台推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各地在企业登记注册等方面给予内外资企业同样的待遇,激发了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投资的积极性。”张建平说。(记者 张伟伦)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

    • 青年创投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信息举报和纠错邮箱:51 46 76 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