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重回3年高点 市场普遍认为是美元指数走弱带来的被动升值
2021-05-26 11:17:44来源:河北日报
4月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一路上涨,几乎要回到2018年6月以来的高位。对于这一波上涨的原因,市场普遍认为是美元指数走弱带来的被动升值。对于后市,市场猜测,央行会放弃汇率目标,并对于中长期的升值持容忍的态度。
5月21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会议表示,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5月23日,央行网站发布了央行副行长刘国强针对汇率机制和汇率问题的回应,再次重申了上述基调,这也是货币当局针对人民币汇率水平一以贯之的态度。
刘国强还强调,未来人民币汇率的走势,将继续取决于市场供求和国际金融市场变化,双向波动成为常态。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此次针对汇率机制问题强调,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在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都是适合中国的汇率制度安排。
5月21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4300元,19日中间价一度达到6.4255元,逼近2018年6月19日的6.4235高点。
4月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持续走强,4月份一度升值1.3%,最近一个月持续在6.4~6.5之间波动。
专家认为,4月以来美元指数走弱,是包括人民币在内的非美货币持续走强的最主要原因。
中银国际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表示,疫情防控形势、经济恢复状况、国际收支等基本面因素没有太大变化,主要是4月的美元指数下跌,带来人民币汇率和美元走势的跷跷板效应,此消彼长。
今年年初至今,1月份美元指数跌破90后,2月、3月连续反弹至93,4月美元指数再次贬值2.1%,进入5月美元指数再次跌破90。本月迄今为止,美元指数下跌了0.6%,使其今年迄今的跌幅达到1.7%。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也基本随着这一趋势起起落落。今年3月人民币汇率结束此前升值走势,在岸人民币一度达到6.57的阶段性低位,4月开始反弹。
而从国内的基本面来看,随着疫情得到控制,中国经济在全球范围内是最早复苏的,进出口回暖,经常账户顺差,成为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的底气。
国家外汇管理局5月21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4月份,在货物贸易进出口保持一定顺差情况下,非银行部门涉外收支延续净流入态势,顺差160亿美元。另一方面,外资持续看好中国市场,持续的跨境资金流入也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支持。外汇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21日称,今年4月来华直接投资净流入保持平稳增长;外资净增持境内股票和债券195亿美元,同比增长3%。
“放在全球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的走势应该说是中规中矩,是随美元指数变化带来的正常波动。”国际金融问题专家赵庆明表示。
刘国强5月23日表示,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有升有贬,双向浮动,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了基本稳定。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刘国强强调,人民银行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一制度在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都是适合中国的汇率制度安排。
他并称,人民银行将注重预期引导,发挥汇率调节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作用,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有专家表示,这是对于近期市场上一些单边升值预期的回应,表现了货币当局对于人民币汇率制度和汇率水平的态度。
随着这一波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再次出现的升值,市场上赌人民币汇率单边升值的预期再度浮现。
5月21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重磅发声称,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23日,刘国强再次强调了这一一以贯之的基调。
事实上,随着汇率市场化的推进,人民币汇率弹性的不断增强,这种阶段性的起起落落对于人民币汇率而言,已经并不稀奇。
“一个月把前两个月的涨幅全部抹掉,一个月又把上个月的跌幅全部收回来。”管涛表示,人民币汇率已进入大开大合双向震荡“新常态”。
刘国强23日表示,目前,我国外汇市场自主平衡,人民币汇率由市场决定,汇率预期平稳。未来人民币汇率的走势将继续取决于市场供求和国际金融市场变化,双向波动成为常态。
赵庆明认为,短期内影响汇率波动的最敏感的几个因素,首先还是国际外汇市场,美元指数怎么走,如果美元指数进一步下探,人民币对美元一定是升值的。第二,还取决于未来一段时期内中美之间的贸易往来。第三是国内经济的风险因素。
管涛表示,未来美元指数的走势还很难判断。4月份,美国PPI和CPI均出现超预期增长。面对通胀压力,美国货币政策紧缩预期相对中国将会更早更强,届时美债收益率将会进一步上行。
不过,管涛认为,在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程度提高、灵活性增加的情况下,即便出现美债收益率上行乃至美联储提前紧缩的情形,中国货币政策也不会被美国带节奏。(徐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