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 > 正文

一季度业绩预增1000倍 IVD接棒了医疗板块的热度

2021-04-16 08:57:18来源:格隆汇

在CXO炒完一季报行情后,IVD接棒了医疗板块的热度,4月12日热景生物的一季度业绩预增公告亮瞎了市场:预计 2021 年第一季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56,000 万元到 66,000 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 55,948.73 万元到65,948.73 万元,同比增加 109125.67%到 128630.25%。

根据公司此前发布的2020年度业绩快报,热景生物2020年营业总收入和归属净利润预计为5.09亿元和1.12亿元,同比增长率为141.75%和229.24%。

今天开盘,热景生物就直接封涨停板,两个月的时间,公司从最低点的34.30元上涨了一倍。POCT板块明德生物随后也涨停,整个IVD板块都受到刺激,承包了医疗器械涨幅前五名。

热景生物实现如此高增长的原因是,2020 年一季度,受公司正常经营周期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公司经营业绩较小,导致与 2021 年一季度对比基数也很小。

2021 年一季度,公司的新型冠状病毒 2019n-CoV 抗原检测试剂盒(前鼻腔)和新型冠状病毒 2019n-CoV 抗原检测试剂盒(唾液)两款新型冠状病毒抗原快速检测试剂产品分别于 3 月 2 日和 22 日,获得德国联邦药品和医疗器械研究所(BfArM)用于居家自由检测的认证,可以在德国的商超、药店、互联网商店等销售,导致公司的外贸订单爆发式增长。

早在2021年1月12日公布的年度业绩预告中,热景生物就已经说明了这一趋势,只是没想到业绩增长起来也这么离谱,完全超乎想象。4月12日同时公布业绩的还有某民营医院龙头,一季度业绩又暴雷,股价从哪里来回到哪里去了,真是打脸。

下图是我们之前整理的疫情相关的公司业绩情况,今天把尚未公布一季度业绩预告的公司炒了一遍。明德生物作为中小板上市公司,根据最新业绩披露规则,如果净利润同比增幅超过50%,4月15日之前必须披露一季报,今天算是最后的时间窗口了。

CXO板块近两年都能够有较高的业绩增速支撑,前期一季报炒作的时间窗口相对较长,由于IVD板块受疫情影响较大,普遍面临新冠检测相关难以持续的风险,因此这轮行情预计时间窗口较短。热景生物近期获得的德国认证证书有效期仅为3个月,这意味着6月认证到期后,公司该部分收入的火爆增长可能无法持续。

相比短期的炒作,更应该关注IVD行业的长期逻辑。近期我们重点关注的IVD相关公司有:新产业、安图生物、艾德生物、贝瑞基因等。

IVD行业趋势

根据Kalorama Information报告,全球体外诊断市场规模在2018年为650亿美元,预计2018年到2023年以4%的年复合增长率持续增长,到2023年市场规模将达到778亿美元。其中北美、西欧区域是体外诊断的主要市场,2018年两者市场规模合计约占全球市场的64%,而经济发达地区由于医疗服务已经相对完善,其体外诊断市场已经达到一个相对稳定阶段。

根据Markets and Markets预测,2018年全球免疫诊断市场规模达到201.9亿美元,为体外诊断行业市场规模最大的子行业,并预计可以保持6.1%的年复合增长率,到2023年市场增长至271.5亿美元,其中北美、欧洲和亚洲是主要核心市场。

根据Frost&Sullivan报告,2018年中国体外诊断市场规模约713亿元。近二十年中国体外诊断产业在政策扶持、下游市场需求膨胀、技术进步的带动下经历了快速发展,产业化程度迅速提高,预计未来仍将继续增长。

我国体外诊断市场由免疫诊断、生化诊断、血液学及体液、即时检验、分子诊断等细分领域构成。其中免疫诊断市场规模最大,约占据国内体外诊断市场31%的份额,生化诊断位居第二,约占据国内体外诊断市场20%的份额。

免疫诊断是体外诊断市场占比最大的类别,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是免疫诊断的主流技术,凭借其灵敏度高、特异性好、自动化程度高、精密准确率等优势,快速实现了对酶联免疫等方法学的替代。根据Frost&Sullivan报告,2018年我国免疫诊断市场规模已达到221亿元,预计未来五年复合增长率为19.3%。

另外,分子诊断是 IVD 领域发展最快的细分领域,2019 年国内市场规模达 132.1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 31.63%。分子诊断技术和应用场景多样化。

1、新产业(300832.SZ)

新产业主营化学发光免疫分析领域,2020年实现营收20.95亿元,同比增长30.53%,归属净利润9.39亿元,同比增长21.56%。另外公司1季度业绩预告已经发布,预计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5.1 亿元-5.35 亿元,同比增长76.62%-85.28%;归母净利润 1.5 亿元-1.7 亿元,同比增长 35.44%-53.5%。一季度公司业绩同比实现高速增长,主要系国内疫情整体可控背景下医疗机构正常运行,国内业务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加之 2020 年新拓展客户贡献了新增试剂需求,同时海外业务继续保持了较好的增长态势。

截至 2020年 12 月 31 日,公司产品已为国内近 6,700 家医疗终端提供服务,其中三级医院客户数量相比 2019 年末增加 127 家,三甲医院覆盖数量达726家,三甲医院覆盖率提升为 47.89%,累计实现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器装机超 8,100 台;同时,公司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截至 2020 年末已与瑞士、比利时、意大利、西班牙、香港、印度等 145 个国家或地区建立了合作关系,累计实现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器销售超 7,900 台,国内外仪器总销量超 16,000 台。单机产出方面,公司国内全自动化学发光仪单产近年来均稳步提升,从 2013 年的 14.4 万元/台增长至 2019 年的 18 万元/台。

2020 年,公司在国内持续加大对二甲以上医院的拓展力度,重点推进超高速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MAGLUMI X8 和实验室全自动化流水线的销售,在 2020 年国内新增的 1,363 台化学发光仪装机中,大型化学发光仪装机数量占比达到 53.26%,大型机的装机比重较前三季度进一步提升。截至 2020 年 12 月 31 日,MAGLUMI X8 国内外累计装机 442 台,由于化学发光免疫诊断系统为封闭系统,高速机器的销量占比的不断提升有利于带动国内平均单机产出持续增长。

目前新产业和安图生物是国内免疫化学发光领域的双子星,新产业市场占比在6%左右,未来在行业高增长和进口替代(国产率20%)的背景下,公司有望迎来不错的发展机会。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公司5月12日将有1.10亿股股份解禁,按当前股价计算约138亿元,当前日成交额不足1亿元,解禁后减持压力较大,过程中应该还会迎来更好的上车机会。

2、安图生物(603658.SH)

安图生物预计4月23日披露2020年年报和2021年一季报,公司前3季度实现营收20.47亿元,同比增长8.12%,归属净利润5.14亿元,同比增长-4.39%。

2020 年前三季度,公司发光仪累计装机量 1000 台左右,其中 Q3 单季度装机预计为 360 台,目前存量装机规模已突破 5000 台,为后续发光试剂的上量奠定了基础。

2018 年 4 月,安图生物流水线产品 Autolas A-1Series 正式获得 NMPA 颁发的医疗器械注册证,公司成为中国第一家提供实验室全自动流水线全套产品服务的本土企业。2020年,公司流水线的进院安排出现提速,前三季度估计装机超过 90 条,其中附带离心机、冰箱等配套设备的大型线体装机更多。这些流水线将对公司后续生化、发光试剂的销售产生积极作用。

另外,安图生物于2018 年推出的基于 MALDI-TOF 质谱技术的微生物鉴定产品 Autof ms1000 有望助力公司打开微生物检测高端市场。MALDI-TOF 预计有望取代传统的微生物鉴定技术,未来大多数三甲、三乙、甚至二级医院都有可能配备 MALDI-TOF 产品,市场空间广阔。借助已有的销售渠道,安图生物有望逐步实现质谱仪的放量。

公司今年没有抓住新冠疫情受到市场质疑,但是从长期来看,公司的发展前景还是值得期待的。

3、艾德生物(300685.SZ)

艾德生物于4月12日披露年报,实现营收7.284亿元,同比增长25.94%,归属净利润1.803亿元,同比增长33.11%,其中下半年疫情缓和后,实现营收 4.45 亿元,同比增长高达 42.54%。

艾德生物是国内肿瘤伴随诊断龙头,持续拓展与知名药企“诊断与药物携手”的创新模式,与强生、安进、默克、恒瑞、海和、广生堂等达成新的伴随诊断合作,加速合作成果落地。

公司拥有 23 种获得 NMPA 注册证书的单基因和多基因分子诊断产品,包含EGFR、KRAS、BRAF、ALK、PIK3CA 等肿瘤精准医疗最重要的基因位点,种类齐全且多个为国内独家获批,其 ROS1 试剂盒 2017 年在日韩获批并纳入医保,2020 年 PCR-11 基因产品在日本进行行政审批,在亚洲个体化医学癌症基因筛查(LC-SCRUM-Asia)中,公司 PCR-11 基因与 FDA 批准 NGS 产品OncomineTM 在两千多例的对比分析中具有高度一致性(总符合率 97.9%、阳/阴性符合率 98.8%、97.1%),在检测成功率(97%vs75%)、检测时间方面具有绝对优势。

此外公司积极布局肿瘤早测领域,面向体检市场的肠癌早测产品畅青松(SDC2甲基化)已于 2021 年 1 月获批上市,结合可用于乳腺癌、卵巢癌遗传风险评估的产品(BRCA1/2 基因)、可用于宫颈癌筛查的 HPV 产品以及可用于生殖健康筛查的 Y 微产品,艾德生物肿瘤早测产品的商业化运营有望快速落地,公司产品持续广深化拓展。

4、贝瑞基因(000710.SZ)

公司传统业务是NIPT ,去年受疫情和新生儿出生人口下降影响较大,2020年业绩大幅下跌。目前贝瑞基因正在着力发展早筛领域。现有早筛手段多具有一定局限性,多数癌种尚无有效监测手段,我国早筛“蓝海”市场理论市场空间大,巨大潜在需求吸引国内外企业加速布局并抢占市场份额。

从全球企业布局来看,全球头部公司多处于产品研发优化及验证阶段,Grail、Freenome 和 Thrive 等高科技公司走在前列。国内企业尚处于起步阶段,早筛的临床验证需要较高的研发投入,其中贝瑞基因和燃石医学等企业进度领先。贝瑞基因的 PreCar 肝癌早筛项目预计 2020 年8月将以 LTD 的形式落地,预计有望成为早筛成功标杆。

目前肝癌早筛的平台是和瑞基因,贝瑞基因2017年借壳上市时剥离出去,并约定2021年年底和2022年年底两个回购时间点。根据公司对外披露信息,2021年年底预计回购30%-50%,其余于2022年回购。未来癌症早筛板块一定是不可忽视的投资方向。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

    • 青年创投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信息举报和纠错邮箱:51 46 76 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