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 > 正文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为4极之一 正加速实现由内陆腹地向开放前沿演变

2021-03-12 09:20:35来源:四川新闻网

《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正式发布,明确将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4个地区作为极,建设面向世界的4大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集群。根据《纲要》,未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将和其他三极一起,构建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并建成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集群。

成渝成为4极之一

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

3条主轴、2条通道和走廊汇聚于成都

打开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地图,可以清楚地看到,3条主轴、2条通道和走廊汇聚于成都。记者通过《纲要》发现,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的主骨架为“6轴、7廊、8通道”。

《纲要》将重点区域按照交通运输需求量级划分为“极、组群、组团”3类,其中,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4个地区作为极。

在4极之间,布局6条综合性、多通道、立体化、大容量、快速化的交通主轴;在极与组群、组群与组群之间,布局7条多方式、多通道、便捷化的交通走廊;在极或组群与组团之间、组团与组团之间,布局8条交通通道。

在约70万公里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中,主骨架实体线网里程占29万公里左右。其中,国家高速铁路5.6万公里、普速铁路7.1万公里;国家高速公路6.1万公里、普通国道7.2万公里;国家高等级航道2.5万公里。

此外,《纲要》还提出,要建设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4大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集群,加快建设20个左右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以及80个左右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推进一批国际性枢纽港站、全国性枢纽港站建设。

与此同时,《纲要》还指出要推进重点区域交通运输统筹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以提升对外连通水平为导向,强化门户枢纽功能,构建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东西畅通、南北辐射、有效覆盖、立体互联的长江经济带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走廊。

迎来发展新机遇

成都正加速实现

由内陆腹地向开放前沿演变

成渝成为4极之一,成都无疑将面临重大的发展新机遇。

时间回拨:2016年5月,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正式开工――作为一个国家战略布局的重大项目,其启动建设对于成都来说意义重大,以此带来的“一市两场”的发展格局,也成为成都加速建设国内大循环战略腹地和国内国际双循环门户枢纽的重要支撑。

2020年全年,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4074万人次,位居全国第二、全球第八;其中几个月,成都甚至一度成为全国旅客吞吐量最多的城市。

同样还有另外一组数据:今年春节期间,成都还实现“双第一”――成都以1447万的游客量暂居城市旅游第一名;旅游总收入,成都吸金127.6亿元,遥遥领先其他城市。在倡导“就地过年”的大背景下,数据背后还有一层含义:成都本身具备强大的消费吸引力――这更是城市活力的最优表现。

经济学界在研究国际贸易区域比较优势时,经常会用“海运优势”来表达东部沿海城市先发的优势和经验。当适铁、适空产业成为成都力推的重点之后,“一市两场”和中欧班列的比较优势,便成为成都发展的强力引擎。

四川航空的首条第五航权货运航线今年春节前夕顺利开通从成都始发,标志着成都在航空货运领域加快布局;成都国际铁路港则预告今年将开通从成都通过铁海联运到新加坡、马来西亚的线路,并加强与中远海运等国际企业合作……

面对疫情带来的影响,成都外贸进出口总值却逆势增长,在2020年创下历史新高――总值7154.2亿元,同比增长22.4%。

于国内,是“极”;于全球,作为距离欧洲最近的国家中心城市和国家泛欧泛亚开放门户城市――成都,新机遇下正加速实现由内陆腹地向开放前沿华丽演变,奋力实现新发展格局下的新突破。

西南交通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戴宾曾表示,成渝地理位置上处于内陆,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起到沟通国内国外的作用。戴宾表示,交通对地区发展和国家重大战略的支撑作用越来越明显。《纲要》中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定位为交通层面的一“极”,将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第四极起到极大的支撑和保障作用。(记者 田程晨)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

    • 青年创投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信息举报和纠错邮箱:51 46 76 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