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前三季度GDP出炉26省份增速转正 国内各大城市排名有何变化?
2020-11-09 10:51:40来源:天目新闻
近日,统计部门陆续公布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前三季度GDP。2020年前三季度,全国累计实现GDP722786亿元,同比增速0.7%,成为世界首个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其中第三季度实现GDP266172亿元,同比增加4.9%。
此外,国内各大城市也纷纷晒出前三季度的经济“成绩单”,全新GDP20强城市榜单已基本落定,受到疫情等外在因素的影响,榜单的排名也有了新变化。
26省份增速转正 增速最大的“黑马”竟是它?
10月30日,上海发布了今年前三季度GDP数据,至此,全国31省(自治区、直辖市)经济“成绩单”均已出炉。总量方面,粤苏鲁浙稳居前四;增速方面,26省(自治区、直辖市)转正,西藏表现最佳,增速达到6.3%,超过全国增速5.6个百分点。
对比2019年同期,2020年前三季度,广东和江苏之间GDP差距有所缩小。具体为从去年同期的5783.79亿元缩小至4588.27亿元。过去这些年,两省之间的经济体量差距时有扩大,时有缩小,但双方总量增长均保持相对稳定。
GDP增速方面,西藏增速最高为6.3%,但是西藏是所有省级行政单位中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最小的(全自治区仅确诊1例),所以代表性相对较弱。比较有代表性的是,除西藏外共有15个省份前三季度GDP增速超过2%,这是反映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回归稳定的重要标志。
前三季度GDP增速尚未转负为正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有上海、湖北、内蒙古、辽宁、黑龙江。除情况较为特殊的湖北在本年度末转正压力较大之外,其余省份在年末转正可能性均较大。目前,湖北省正在马力全开,各类项目集中开工,实现经济增速转正也是指日可待。
重庆反超广州 “第四城”竞争激烈
从各个城市来看,上海、北京、深圳继续稳坐排行榜前三强。其中,上海和北京前三季度GDP总量均超过了2.5万亿元。深圳则以19786.98亿元稳居第三,并以前三季度2.6%的增速领跑一线城市。
相比之下,“第四城”的竞争要激烈得多。今年前三季度,广州经济增速由负转正,增速比一季度、上半年分别提高7.8个和3.7个百分点,呈现强势反弹的态势。如果仅看第三季度的GDP增量,广州(6507.56亿)已超过重庆(6497.3亿)。
尽管如此,广州GDP总量仍落后重庆,且前三季度广州与重庆的差距仍有231.24亿,仅比上半年缩小了10亿元。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今年重庆GDP总量超越广州将是大概率事件。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疫情防控等复杂多变的大环境,对广州乃至整个珠三角的外贸造成了极大影响。另一方面, 汽车和电子信息两大支柱产业的逆势增长,也为重庆的高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重庆市经信委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重庆工业利润增速居全国首位。
事实上,从2009年开始,重庆的GDP增速已明显高于广州。近年来,成渝地区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战略位势显著提升,有望成为继长三角、粤港澳、京津冀之后的“第四增长极”,重庆也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可以预见,未来城市竞争格局绝不是一个城市的单打独斗,而是城市圈之间的实力比拼。今年前三季度,纵观GDP榜单,前20强几乎都被四大城市群囊括。如何抓住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带来的契机提高自身竞争力,或许将成为广州和重庆之间竞争的重要因素。
武汉、南京重回前十 天津掉出前十
据长江日报报道,前三季度,武汉GDP回升幅度好于全国、全省,分别快全国、全省6.8和0.2个百分点。武汉在19个副省级及以上城市经济总量排名,与上半年相比,可以实现进位。上半年武汉GDP排名全国第11位,从目前已公布的各城市前三季度GDP来看,武汉已重返全国前十。
南京GDP继续领先去年的“前十守门员”天津,并逐步与其拉开差距。在“强省会”的战略思想指导下,南京持续发力,不断集聚资源、人才、技术、资金,从目前的趋势来看,南京全年GDP总量入围前十几无悬念。
这也意味着,天津近40年来首次被挤出排名前十。事实上,早在去年,南京GDP就已十分逼近天津,两地GDP的差距仅有不到74亿元。今年一季度起,天津GDP就开始被南京超越,在武汉因疫情遭遇重创的情况下,勉强维持住了第十名的成绩。但在武汉增速低至-19.5%的情况下,天津GDP仅比武汉高出14亿元,排在第十名已是岌岌可危。
目前,GDP十强中北方城市已仅剩“独苗”北京,南强北弱格局加剧。能否找到转型发展新思路,将是天津乃至北方诸多城市破题的关键所在。
排名有升必有降,关键是在变化中总结分析。在回顾前三季度的经济发展得失之时,如何做好今年的收官工作,为2021年经济社会发展打好基础,才是这个冬天最大的课题。